亿兆体育-杨力维鼓励新生代,珍惜大赛舞台 失利是成长必经之路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在中国女篮结束近期一系列国际赛事征程后,队长杨力维在接受专访时表达了对年轻队员的深切期望,她强调,国际大赛的舞台是宝贵的人生经历,年轻球员不应因暂时的失利而质疑自己的能力,而应将其视为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历练。

“每一次站上国际赛场,无论结果如何,都是积累经验、提升自我的机会。”杨力维说道,“年轻队员需要学会珍惜这样的舞台,别因一时失利就轻易否定自己。”

作为中国女篮的核心后卫,杨力维近年来在国际赛场上屡建战功,以其坚韧的防守和稳定的组织能力著称,她的职业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,从青年队到国家队,从替补到主力,杨力维同样经历过屡次失利与质疑的艰难时刻。

杨力维鼓励新生代,珍惜大赛舞台 失利是成长必经之路

“我记得自己刚进国家队的时候,面对欧美强队,身体对抗和技术水平都有明显差距。”杨力维回忆道,“有时候一场比赛下来,失误比得分还多,那种挫败感确实让人难受,但我从未因此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打篮球,而是把这些失利转化为训练场上的动力。”

杨力维鼓励新生代,珍惜大赛舞台 失利是成长必经之路

近期中国女篮在国际比赛中经历了一些挫折,特别是在与澳大利亚、法国等世界强队的交锋中,年轻队员暴露出经验不足、应对高压防守能力欠缺等问题,一些年轻球员在赛后采访中流露出失落和自责的情绪,甚至有人公开表示“怀疑自己是否达到了国家队水平”。

针对这种情况,杨力维分享了自己的心得:“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不断面对失败、分析失败、超越失败的过程,我见过太多有天赋的年轻选手因为一两场失利而一蹶不振,这是最令人痛心的,这些挫折恰恰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、弥补短处的最好机会。”

中国女篮主教练郑薇对杨力维的观点表示赞同:“杨力维作为队长,不仅在赛场上起到核心作用,在团队建设中也承担着传帮带的责任,她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,告诉年轻队员如何正确看待胜负,我们教练组一直在强调,比赛结果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和进步。”

心理学专家张教授分析认为,年轻运动员的自我质疑现象很常见:“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,研究表明,大约70%的年轻运动员在遭遇连续失利后会产生自我怀疑,这就需要老队员和教练团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,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胜负观。”

中国女篮已经有计划地加强了心理辅导工作,团队专门聘请了运动心理学专家,定期为队员尤其是年轻球员开展心理辅导课程,帮助他们建立更强的抗压能力。

“杨力维队长经常在训练后找我们谈心,”20岁的后卫新人李梦瑶透露,“她从不批评我们的技术失误,而是帮助我们分析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做出更好的选择,她告诉我们,她当年也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。”

在国际篮球舞台上,中国女篮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,随着邵婷、孙梦然等老将逐渐淡出国家队,00后球员开始挑起重担,这种过渡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成绩上的波动,但同时也为年轻球员提供了难得的成长机遇。

“我看待现在的年轻队员就像看待当年的自己,”杨力维说,“她们拥有比我们那时更好的身体条件和技术基础,缺少的只是大赛经验和心理磨练,这次系列赛虽然成绩不如预期,但我看到了每个人的进步,第二场对阵法国的比赛,我们年轻的内线组合就已经比第一场适应了很多。”

作为中国女篮的领军人物,杨力维不仅在场上是球队的核心,在场下也扮演着年轻球员导师的角色,她经常组织队内学习会,分析比赛录像,与年轻队员分享国际比赛的经验和心得。

“我希望她们明白,能够代表国家站在国际赛场上,本身就是一种成功。”杨力维说,“每次与世界强队交手,无论胜负,都是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过程,重要的是保持信心,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团队的体系。”

随着巴黎奥运周期的临近,中国女篮正在加紧备战,教练组表示,将会给更多年轻球员上场机会,通过实战加速她们的成长,杨力维也承诺将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,帮助新生代球员尽快适应国际比赛的强度和节奏。

“篮球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,”杨力维总结道,“我至今仍在学习和适应国际篮球的变化,对于年轻队员来说,路还很长,这次的失利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小小插曲,珍惜每次出场机会,相信自己的实力,中国女篮的未来需要她们的成长和担当。”

在杨力维看来,现在的失利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崛起,她相信,经过大赛历练的中国女篮年轻一代,必将成为中国篮球未来的中流砥柱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