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波特兰开拓者队的历史长卷中,传奇球星的名字熠熠生辉:从比尔·沃顿到克莱德·德雷克斯勒,从达米安·利拉德到布兰登·罗伊,近期一位年轻中锋的崛起,却让部分狂热的开拓者球迷开始重新审视队史排名——他们声称,来自中国的19岁新星杨瀚森,已经跻身队史前五,甚至扬言“有他哪还用老詹他利拉德”。
这种看似夸张的论调,究竟是一时兴起的过度追捧,还是基于实际表现的理性判断?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位年轻中锋带来的风暴。
初露锋芒:赛季表现与数据支撑
2023-24赛季,杨瀚森作为新秀中锋为开拓者出战65场,场均贡献17.2分、10.8篮板、3.5助攻和2.4盖帽,投篮命中率54.3%,罚球命中率78.9%,这些数据不仅让他成为年度最佳新秀的热门人选,更在多项统计中领跑新秀榜。
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比赛的影响力,杨瀚森拥有2米18的身高和出色的臂展,移动能力远超同等身高的传统中锋,他在防守端的覆盖面积、进攻端的策应能力和日渐成熟的低位技术,让人联想到年轻时期的马克·加索尔或迪肯贝·穆托姆博。
仅凭一个赛季的表现就将其列入队史前五,无疑是大胆的,开拓者队史中锋位置已有比尔·沃顿这样的MVP和总决赛MVP,也有萨博尼斯这样的国际传奇,但“拓蜜”(开拓者狂热粉丝)们认为,杨瀚森带来的不仅是数据,更是球队气质的改变。
队史中锋传承:从沃顿到奥登,再到杨瀚森
开拓者队史中锋位置充满辉煌与遗憾,比尔·沃顿带领球队夺得1977年总冠军,但伤病缩短了他的巅峰期;阿维达斯·萨博尼斯加盟时已过黄金年龄,仍展现出惊人技巧;格雷格·奥登被誉为十年一遇的天才,却因伤病未能兑现潜力。
杨瀚森的健康状况和年龄优势让他被视为有望超越前辈的存在,部分球迷认为,他 already(已经)在防守影响力上接近沃顿,在进攻技巧上超越萨博尼斯,在健康管理上远胜奥登。
这种比较固然充满主观色彩,但折射出球迷对这位新星的极高期待,在社交媒体上,甚至有球迷制作视频集锦,将杨瀚森的盖帽与穆托姆博并列,将他的传球与约基奇对比。
“有他哪还用老詹他利拉德”:夸张还是有理?
这句狂言源自近期球迷论坛的讨论,有球迷表示,如果杨瀚森早日加盟,开拓者根本不需要在2010年代追求勒布朗·詹姆斯(交易传闻中的“老詹”),也不必在2023年交易走达米安·利拉德(“他利拉德”)。
这种说法显然忽略了许多现实因素,勒布朗·詹姆斯从未接近加盟开拓者,而利拉德的交易更多源于球队重建策略而非单一球员的替代,但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值得玩味:杨瀚森的类型正是现代篮球追求的完美中锋——能防守、能策应、能得分,且不占用过多球权。
与利拉德时代相比,杨瀚森带来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建队思路,利拉德是持球核心,需要大量球权;而杨瀚森是无私的体系球员,能够提升整体防守并丰富进攻套路,从数据上看,当杨瀚森在场时,开拓者的防守效率从联盟第25提升至第12,这种影响力确实令人联想到巅峰时期的超级巨星。
队史地位之争:前五是否言过其实?
开拓者队史前五球员通常被认为是:克莱德·德雷克斯勒、比尔·沃顿、达米安·利拉德、布兰登·罗伊和拉马库斯·阿尔德里奇,杨瀚森要挤入这一行列,需要持续多年的卓越表现。
狂热球迷认为,杨瀚森 already 在防守端的影响力超过阿尔德里奇,在进攻多样性上优于罗伊(受膝伤所限),甚至在某些方面接近沃顿,这种观点遭到多数理性球迷的反对,但不可否认的是,杨瀚森的出现让开拓者看到了重返争冠行列的希望。
从球队需求角度,开拓者多年来苦于内线薄弱,从2015年的罗宾·洛佩兹到后来的优素福·努尔基奇,中锋位置始终是短板,杨瀚森的崛起填补了这一长期漏洞,这也是球迷如此兴奋的原因。
超越传奇的可能性
杨瀚森的最大资本是年轻,他只有19岁,技术仍在快速成长中,如果保持健康,他有望在多个赛季中持续进步,甚至成为MVP级别的球员。
开拓者教练组对他的使用也充满智慧:逐渐增加上场时间,丰富进攻战术,甚至让他处理部分策应任务,队友们也对他赞不绝口,后卫安芬尼·西蒙斯表示:“他让我们的防守变得完全不同,进攻端他总能找到空位队友。”
从球队建设角度,杨瀚森的低薪新秀合同(四年1210万美元)为开拓者提供了巨大的薪资灵活性,使他们能够围绕他打造更具深度的阵容,这与当年利拉德的大合同形成鲜明对比,也是球迷认为“有他哪还用老詹他利拉德”的现实基础——经济实惠且效果显著。
狂热的背后是希望与信仰
体育迷的夸张言论往往是情感宣泄而非理性分析。“拓蜜狂吹杨瀚森已是队史前五”的背后,是球迷对球队未来的无限期待,在经历了利拉德交易的阵痛后,开拓者球迷急需一个新的信仰,杨瀚森正是这个信仰的化身。
无论他最终能否真正跻身队史前五,他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开拓者的重建轨迹,或许有一天,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,会笑着想起那些曾经“狂吹”的球迷——但他们可能正是最早发现传奇的慧眼之人。
在波特兰的玫瑰花园,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萌芽,而杨瀚森,正是这个时代最明亮的启明星。
发表评论